蛋挞

神罗帝国、哈布斯堡家族(及夹带私货的莫扎特)相关资料笔记

因为自己感兴趣所以查了好多乱七八糟的资料,毕竟看历史题材的德奥剧总是逃不开这些历史概念。前前后后整理了蛮久就当练英语,总算是让自己理清了点思路,一开始觉得特别枯燥,看着看着就觉得很有意思。非历史专业,完全不是科普,只是自己的整理笔记,肯定有一大堆错误,涉及到一些争议性的内容也不敢下结论,发出来诚心诚意请各位纠错…

大概有近一万个字这样,音乐剧方面主要会涉及一粒沙和莫扎特所以打了对应标签


【神圣罗马帝国是神马】

911年,东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孩童路易驾崩,东法兰克王国的部落公爵们推选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Conrad)为国王,康拉德一世成为首个非加洛林王朝的东法兰克国王(king not of the Carolingian dynasty)。

 

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当选东法兰克国王(德意志国王),和康拉德一世及此前的加罗林王朝不同,他不是法兰克人,而是萨克森人,王权自此转移到萨克森人手中。

 

公元936年,亨利一世的儿子奥托一世继位萨克森公爵,随后当选德意志国王,并于962年在罗马由教皇加冕为罗马帝国皇帝,一般认为这是神圣罗马帝国时代的开端。

 

1157年来自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皇帝腓特烈一世为了表明其野心,于“罗马帝国(Roman Empire)”之前增加“神圣(Holy)”二字,1254年帝国正式改名为“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

 

1474年,在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腓特烈三世时期的一份文件中,首次在国号中加上“德意志民族的(Deutscher Nation)”的修饰语,1512年帝国正式更名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 of the German Nation)”


神圣罗马帝国的核心为德意志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等地。


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个封建君主制帝国,皇帝是有实权的;经历了11世纪起皇权与教权的斗争及政治格局变化,13世纪左右皇权逐渐衰落,各地割据,成为了松散的邦联组织;17世纪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承认帝国内的许多邦国为独立主权国家,帝国四分五裂;在拿破仑的武力打击和逼迫下,1806年帝国正式解散。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神罗帝国的皇帝原则上是大诸侯(选帝侯)选出来的,实际上皇位经常由一个家族世袭形成王朝,直至家族内没有男性继承人为止,更接近“部分世袭制(partially hereditary)”。一些学者认为选举只是在王朝管治不明确时解决纷争。

 

而即使被选举出来的人也只能称为“德意志国王/罗马人的国王”,经过教皇加冕后才能使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罗马人民的皇帝)”头衔。

 

1024年当选德意志国王的康拉德二世首先使用了“罗马人的国王((King of the Romans)”这一称号。1056年,时任德意志国王的亨利四世又采用了“罗马人的国王”作为自称,虽然教皇称他是“rex teutonicorum(king of the Teutons)”,意指亨利权力仅限于德意志地区而非整个帝国,但亨利依然坚持使用“罗马人的国王”这一称号,直至1084年他被加冕为皇帝,此后“罗马人的国王”作为加冕前的称号沿用了下来。

 

1486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当选“罗马人的国王”后,由于威尼斯共和国阻挠始终无法前往罗马进行加冕,1508 年在教皇的同意下使用了“当选罗马皇帝(Elected Roman Emperor)”的称号。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继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受教皇加冕的神罗帝国皇帝(1530年加冕),此时皇位早已被哈布斯堡家族垄断。在他之后的皇帝当选人均援引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先例,不经教皇加冕即自称“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而实际操作中,大家基本都会忽略“当选”俩字

 

神罗帝国没有一个固定的首都,原则上皇帝爱上哪儿办公就在哪儿办公。大部分情况下神罗帝国皇帝本身就是某一个邦国的国君,即使坐上皇位也不影响他原先的国君之位。

 

一些说明:

*德意志国王(GermanKing /King of Germany/King of the Germans)、罗马人的国王、德意志王国(King ofthe Romans):

关于什么时候有德意志的意识,东法兰克王国何时向德意志地区国家转变,东法兰克国王头衔何时转变为德意志国王,德意志国王又何时开始固定使用“罗马人的国王”称号,历史上是否存在“德意志王国(KingdomOf Germany)”的称号或概念,等等……众说纷纭,我实在没有这个能力下结论,WIKI里相关词条下的讨论很多,有些长到我看不下去,这里统一把919年后当选的东法兰克国王称为德意志国王,1056年后称“罗马人的国王”;对原东法兰克王国的地区不使用“德意志王国”的说法,只称为“德意志地区国家”。


*有学者认为神圣罗马帝国从未正式改国号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关于神罗的疆域,看到过把普鲁士公国、匈牙利王国也划入范围的说法,出发点是这些国家的君主同时也是神罗帝国邦国的君主(甚至是神罗皇帝本人),这是不正确的。当时欧洲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两个甚至更多国家的君主,但如果各个国家内政独立,即使名下其中一个国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也不代表其他国家是帝国的邦国。

用匈牙利和奥地利举个例子:匈牙利国王在历史上多次(乃至持续)由奥地利大公兼任,但两国各有自己的议会,奥地利大公国和匈牙利王国法理上不存在附属关系,也不是一个国家。奥地利属于神罗帝国,但匈牙利不属于神罗帝国。

这里有一个特殊的概念-----共主邦联(personal union),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两个或以上被国际公认为主权国家,共同拥戴同一位国家元首所组成的特殊国与国关系,共主邦联的成员维持各自的独立,外交一致,而且这种关系没有永久性。当时欧洲很多都属于这种情况。

有了这个概念后再理解普鲁士公国与神罗帝国的关系就比较容易了,起初普鲁士公国是属于波兰王国的,波兰王国不属于神罗帝国。1618年霍亨索伦家族的普鲁士公爵绝嗣后,爵位被女婿、同样来自霍亨索伦家族的勃兰登堡选侯继承了(勃兰登堡属于神罗帝国),普鲁士和勃兰登堡形成共主邦联“勃兰登堡-普鲁士”。1660年普鲁士从波兰独立。1701年勃兰登堡-普鲁士公爵腓特烈三世支持神罗皇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借以换取皇帝允许其称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升格为王国。在这一过程中,普鲁士始终在神罗范围外,而正是因为普鲁士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才会允许腓特烈称普鲁士国王(金玺诏书规定神罗帝国只能有波西米亚一个王国,其实这个说法不是很严谨但可以这么理解。PS.颁布金玺诏书的皇帝本人就是波西米亚国王

18671918年间的奥匈帝国实际上是也是共主邦联。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头衔是是奥地利皇帝(Emperorof Austria)兼匈牙利国王(Kingof Hungary),而不是奥匈帝国皇帝,当然除此之外他还有其他头衔。相对应Sisi的头衔也是奥地利皇后(Empress of Austria 和匈牙利王后(Queen of Hungary)。资料里有称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为“帝─王”(Emperor-King)的,算是缩写吧?


 

【哈布斯堡家族第一次上位】

1254年,来自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神罗皇帝康拉德四世战死,幼子康拉丁没有能获得皇位,世袭神罗帝国皇位百余年的霍亨斯陶芬家族出局,神罗帝国进入20年的“皇位虚悬时期”,诸侯割据,一片混乱。

 

1273年,来自瑞士哈布斯堡家族的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一世当选了“罗马人的国王”,哈布斯堡家族首次上位。现在普遍认为各诸侯选他是因为他年纪大了(55岁),而且哈布斯堡家族当时势力不大,想随便找个傀儡,容易控制,但实际上他本人没那么简单。作为前任皇帝、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二世的教子,他早年经常向皇帝表忠心,作为回报得到了不少土地。年轻时他也英勇善战抢土地,娶了霍亨贝格伯爵的女继承人格特鲁德,获得了老丈人家族的领地;再加上继承了母亲家族的爵国,彼时的他在德意志西南绝对是个大诸侯。

 

鲁道夫一世为了当选使了不少(贿赂)手段,首先他的亲友团、霍亨索伦家族的纽伦堡堡伯给他投了票(从后续来看估计给了各种承诺),另外他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萨克森和普法尔茨两大选侯,又获得了两张选票,可谓费尽心机。

 

然而各位选侯大概万万没想到,鲁道夫一世正是传说中的老骥伏枥。他刚上任就一口气打败了当时占领奥地利一带的奥托卡二世,哈布斯堡家族入主奥地利,奥地利从此成为哈布斯堡政权的核心。

 

鲁道夫一世为了得到教皇的承认,声明放弃了帝国在教皇领地和西西里的权利,并许诺会组织一次新的东征。教皇格列高利十世随后承认了鲁道夫的地位,不过鲁道夫终身未获教皇加冕。

 

鲁道夫一世努力想让自己的长子阿尔布雷希特(奥地利公爵和斯蒂利亚公爵)继承王位,但在1291年他去世后,德意志诸侯或许是出于惧怕哈布斯堡家族势力增长,拒绝承认阿尔布雷希特,另外选出了拿骚家族的阿道夫,王位又落入其他人手中。

 

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倒也没有放弃,还是在1298年当上了“罗马人的国王”,1303年教皇承认了他的地位,但他依然终身未获教皇加冕。他在位期间为长子鲁道夫争取到了波西米亚国王的王位,可惜这位鲁道夫去世得比他爹还早…

 

1308年,阿尔布雷希特一世被自己的侄子约翰公爵杀害,因为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剥夺了他的继承权。这次不幸发生后,卢森堡家族的亨利七世当选国王,并于1312年被教皇加冕为神罗皇帝。哈布斯堡家族在此后的一个世纪都与王位无缘。

 

特别说明:

*在1314年亨利七世去世后,继承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奥地利公爵爵位的腓特烈三世(外号英俊的腓特烈)被4个选侯选举为新的“罗马人的国王”,并在科隆大主教的主持下于波恩进行了王位加冕仪式。然而,另外5个选侯选择了他的对手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路易(后来的路易四世),路易在亚琛由美因茨大主教进行加冕-----按惯例来讲,有权加冕王位的是科隆大主教,但亚琛又是惯例加冕地,最终谁也不肯承认谁,两人之间爆发战争。1322年,腓特烈三世在米尔多夫战役中被路易四世决定性地击败并被俘。

1325年腓特烈三世承认了路易四世的地位并被释放。同年9月,路易四世宣布接受腓特烈三世为共同统治者;但在1326年后腓特烈的权力仅限于奥地利和斯蒂利亚,因此这里不将腓特烈三世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登上王位的统治者之一。

 

【金玺诏书与七大选帝侯】

由于王位选举制度的缺陷时不时会带来纷争(例如前文中腓特烈三世与路易四世的战争),1356年,时任神罗皇帝、卢森堡家族的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明确了详细的选举流程和制度,并规定王位须由神罗帝国内的七大选帝侯(Kurfürst)推选,候选人得到选帝侯投票数最多者即当选“罗马人的国王”。

 

七大选帝侯包括:

  • 三个教会选帝侯:美因茨、科隆、特里尔大主教

  • 四个世俗选帝侯:萨克森—维滕堡公爵,勃兰登堡边伯,莱茵-普法尔茨伯爵(或称为莱茵行宫伯爵、莱茵-帕拉廷伯爵),波西米亚国王

 

三个教会选帝侯是当时最富裕最有权势的大主教,而四个世俗选帝侯分别来自(当时的)阿斯坎尼家族、(当时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巴伐利亚支系、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普法尔茨支系以及(当时的)卢森堡家族,

 

除了波西米亚国王外,前三个世俗选帝侯又代表着德意志四大部族(曾经的东法兰克王国四大部落公国):其中莱茵-普法尔茨代表法兰克尼亚和巴伐利亚,勃兰登堡代表士瓦本,萨克森—维滕堡代表萨克森。

 

波西米亚国王为世俗选帝侯之首(查理四世本人是波西米亚国王…咳咳…)。美因茨选侯是选侯召集人兼帝国摄政和首相,当无法确定国王人选时,美因茨选侯可以裁定王位的最终人选。

 

“七大选帝侯”的数字“七”应该是与“七宗罪”有关,不过这个数字后面还是增加了。首先在三十年战争中,普法尔茨选侯由于反对当时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神罗皇帝,选侯头衔和土地被皇帝剥夺,并于1623年转赠给皇帝的支持者、同样出自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虽然理论上巴伐利亚公爵继承的是普法尔茨选侯的头衔,但他还是被称为巴伐利亚选帝侯。

 

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在《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中,又以补偿的方式设立第八名选侯授与普法尔茨伯爵;此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支系不是你绝嗣我继承你,就是我绝嗣他继承我,直到1777年,巴伐利亚支系绝嗣,巴伐利亚选侯头衔被当时的普法尔茨选侯Charles Theodore继承,巴伐利亚选侯和普法尔茨选侯的头衔及权利合二为一。

*当时普法尔茨选侯国的首府为曼海姆,这也是为何另一篇科普中说德扎里南奈儿提到的“曼海姆选帝侯”和科洛雷多提到的“巴伐利亚选帝侯”应该是同一个人。

 

1692年,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授予韦尔夫家族的不伦瑞克-吕讷堡(或翻译为布朗史维希-吕能堡)公爵第九名选帝侯头衔,称为汉诺威选帝侯。此后,公爵及其后代便以封国为姓,改姓汉诺威,但直到1708年这一选帝侯才为帝国议会承认。汉诺威选侯自1714年起还兼任大不列颠国王。

 

其他说明: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这个名字有没有很熟?Sisi公主就是出自这个家族。

*如果看到波西米亚王国有点头晕的话,嗯,其实就是捷克王国啦,只是德语和拉丁语把捷克叫成波西米亚。

*为啥说要在阿斯坎尼家族和卢森堡家族前加个“当时的”呢…因为这俩家族后来绝嗣了…其中卢森堡家族的绝嗣使得失去波西米亚王位百年的哈布斯堡家族再次上位。至于勃兰登堡选侯国,在当时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巴伐利亚支系的领地,但过了十几年就由于各种原因被卢森堡家族继承了(详见下文),而卢森堡家族的皇帝西吉斯蒙德后来又为了感谢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在战场上的救命之恩,将勃兰登堡赐给了他。

 

【哈布斯堡家族的蠢蠢欲动】

看到前面的七个选帝侯大家就会发现----哈布斯堡家族哪儿去了?没错,哈布斯堡家被果断地排除在了选帝侯之外(查理四世:都给我闭嘴吧),这家人显然不会甘心,其中就包括当时还非常年轻的奥地利公爵鲁道夫四世。这位鲁道夫是被谋杀的阿尔布雷希特一世的孙子,出生在奥地利,从小就把奥地利当成自己毕生奉献的祖国。1357年,在金玺诏书颁布后一年,18岁的他娶了神罗皇帝查理四世的女儿卢森堡家的凯瑟琳,随后就开始了与他老丈人的竞争。

 

查理四世作为波西米亚国王,在自己的首都布拉格建立了圣维特大教堂和布拉格查理大学,鲁道夫四世紧跟着也在维也纳翻修扩建了圣斯蒂芬大教堂----其实当时维也纳并不是所在教区的中心,而是隶属于帕绍主教管辖,为了提升维也纳在宗教上的地位,他甚至“编造”了所谓的metropolitan cathedral chapter(不懂要怎么翻译,chapter的意思是主教座堂全体教士),其成员均如同枢机主教一般着红衣;鲁道夫四世还创立了维也纳大学,这所大学如今是德语区最古老的仍在运营的大学。

 

在觊觎皇位的同时,鲁道夫四世也认真实施了很多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举措,但都比不上他伪造了“大特权”(Privilegium Maius)文件来得名声响亮。这份1358-1359年间伪造的文件被宣称为12世纪神罗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外号红胡子)所颁布的,其中腓特烈一世给予了奥地利“大公国”(Archduchy)的称号,并允许奥地利拥有一些类似选侯国的特权:例如国土不可分割、世袭长子继承权、独立的立法与司法(无需经过皇帝认可)、允许公开使用象征统治的符号等。这意味着奥地利的地位得以凌驾在大多数邦国之上,实际等同于和七大选侯国平起平坐。

 

当然啦,查理四世对于这份文件是拒绝的,身边的学者很快就指出这是份伪造的文件,鲁道夫四世也始终没有放弃,他在1363年和蒂罗尔(Tyrol)的女伯爵玛格丽特签了继承协议,由于玛格丽特的独子去世,戈里齐亚家族绝嗣,蒂罗尔就归哈布斯堡家族了。1364年,鲁道夫四世又和老丈人查理四世签署了哈布斯堡家族和卢森堡家族的互相继承条约,相当于获得了波西米亚王国和匈牙利王国的继承权。

 

眼看着哈布斯堡家族复兴大计就要实现,鲁道夫四世却在25岁那年(1365年)于米兰突然去世,他的两个弟弟阿尔布雷希特三世和利奥波德三世起初按照此前兄弟三人签订的家族协定(Rudolfinische Hausordnung)对奥地利进行共同统治,但俩人时常争执吵得没完没了,遂在1379年签署了纽贝格条约(Treaty of Neuberg),将领地一分为二,由阿尔布雷希特三世统治奥地利公国(又称下奥地利),而剩余的施蒂利亚、卡林西亚、卡尔尼奥拉(三者合称内奥地利,大致为今天的斯洛文尼亚)、蒂罗尔和远奥地利(两者合称上奥地利)则归利奥波德,一直到1457年阿尔布雷希特支系绝嗣,下奥地利领地才又交给利奥波德支系。

 

但你以为就这么简单么?不,利奥波德支系还有更复杂的后续。1395年利奥波德三世的儿子利奥波德四世和恩斯特签订了家族协定,1411年利奥波德四世去世无嗣,弟弟恩斯特将该支系下的领地进行进一步分割,幼弟腓特烈四世获得了上奥地利,为蒂罗尔支系;恩斯特的儿子腓特烈五世和阿尔布雷希特六世则获得了内奥地利。1457年统治下奥地利的阿尔布雷希特支系绝嗣,下奥地利的继承问题让腓特烈五世(当时已经成为神罗帝国皇帝,作为皇帝称号为腓特烈三世)和阿尔布雷希特六世俩兄弟发生了矛盾,两人名为共同统治奥地利公国实际上互相竞争,阿尔布雷希特甚至带兵将腓特烈三世一家围困在霍夫堡内。1463年阿尔布雷希特六世去世,腓特烈三世就顺理成章占有了下奥地利和内奥地利的全部领地。1490年,统治上奥地利的蒂罗尔支系也绝嗣了,至此哈布斯堡家族的所有领地终于重新统一,腓特烈三世得以留给儿子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一个完整的奥地利。(这一段稍微提到了点下一小节的内容,可能要结合着看)

 

以下说明跑题有点远警告,如果懒得看可以只看前两段:


*事实上红胡子腓特烈当年确实通过颁布“小特权”(Privilegium minus)把奥地利从侯国提升到了公国,鲁道夫四世伪造的“大特权”文件基本是以“小特权”为参考的。


*玛格丽特女伯爵为啥愿意和鲁道夫四世签这个协议呢,因为在1363年她唯一的儿子迈因哈德英年早逝后,她已去世的第二任丈夫的弟弟、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下巴伐利亚公爵斯蒂芬二世入侵蒂罗尔,玛格丽特为了自保遂和自己儿媳的家族哈布斯堡家签了协议结盟(儿媳奥地利的玛格丽特是鲁道夫四世的妹妹)。玛格丽特女伯爵晚年在维也纳度过,并于1369年去世,在她去世后,当时的奥地利公爵阿尔布雷希特三世和下巴伐利亚公爵斯蒂芬二世签订了谢尔丁和约(Peace of Scharding),斯蒂芬二世声明放弃蒂罗尔,相应地哈布斯堡家族给予了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一大笔补偿金。


*说到这个斯蒂芬二世,其实真的挺惨的。他父亲路易四世就是那位和哈布斯堡家族竞争并最终打败对手的神罗皇帝;当年父亲分割封地时,把莱茵-普法尔茨给了他的叔叔鲁道夫的儿子们,把上巴伐利亚给了他的弟弟们路易六世和奥托五世,以及大哥路易五世(当时已经由父亲安排做了勃兰登堡边伯很多年,也是蒂罗尔女伯爵玛格丽特的第二任丈夫),而下巴伐利亚则给了斯蒂芬二世和另外两个弟弟。1351年,路易六世和奥托五世与路易五世交换取得了勃兰登堡边伯的爵位(路易五世则取得了上巴伐利亚的唯一统治权)。1356年金玺诏书一颁布,路易六世和奥托五世就成了尊贵的选帝侯;与此同时自己家族的另一支系普法尔茨支系也取得了选帝侯席位。而斯蒂芬二世曾经还在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与卢森堡家族蜜月期的时候,于1354年参与了皇帝查理四世的意大利远征,结果啥也没捞着…… 1361年路易五世去世,上巴伐利亚和蒂罗尔就由他与玛格丽特的儿子迈因哈德继承(其中蒂罗尔属于玛格丽特和迈因哈德联合统治),但迈因哈德在1363年也去世了,斯蒂芬二世迅速占据了上巴伐利亚并入侵蒂罗尔,这就让弟弟路易六世不高兴了----蒂罗尔你想怎样我懒得管,但凭啥你要继承上巴伐利亚?这块土地当年就没分给你!


于是路易六世决定和奥托五世一起联手报复二哥斯蒂芬二世,由于路易六世和奥托五世都没有子嗣,1364年他们与皇帝查理四世签了协议,在奥托五世之后将由卢森堡家族继承勃兰登堡,这导致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失去了勃兰登堡选侯国(虽然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又一次取得了重金补偿…..这家人,金钱运倒是不错)


再八卦一句,这位奥托五世,在1366年娶了卢森堡家族的皇帝查理四世的女儿凯瑟琳----咦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她就是奥地利公爵鲁道夫四世留下的遗孀……


*顺带说个玛格丽特女伯爵的婚姻故事,因为太精彩了。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政治结盟与卢森堡家族的约翰·亨利(波西米亚国王亨利的小儿子,也是未来的神罗皇帝查理四世的弟弟)结了婚,当时玛格丽特12岁,约翰·亨利8岁,据说还是孩子的俩人就看不对眼。长大后的约翰·亨利是个傲慢自大的色鬼,他的哥哥查理四世作为摄政者也和蒂罗尔贵族产生了冲突,总之他很不受蒂罗尔人的待见,显然玛格丽特也讨厌他。在1341年某一天晚上他狩猎回城时,玛格丽特就将他拒之门外,驱逐出城。不受欢迎的约翰·亨利在哪儿都找不到容身之处,最后是到阿奎莱亚(现属意大利)被宗主教收留。1342年,24岁的玛格丽特又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结盟以抗衡卢森堡家族,与丧妻的路易五世结了婚。那么问题就来了,玛格丽特和约翰·亨利没有正式离过婚,虽然玛格丽特宣称她和约翰·亨利根本无夫妻之实,但她和路易五世的婚姻依然顿时成了众矢之的,舆论各种污名化玛格丽特,当时的教皇在愤怒的波西米亚国王亨利撺掇之下,也将他们二人逐出教会。好在路易五世虽然和卢森堡家族关系不咋地(尤其1351年他刚放弃勃兰登堡,1356年勃兰登堡就变成了选侯国,这叫一个气人),但和哈布斯堡家族的关系一直打点得不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儿子迈因哈德从小就生长在维也纳宫廷,1359年当迈因哈德娶了奥地利小公主玛格丽特时,哈布斯堡家还帮助路易五世和玛格丽特女伯爵取得了教皇的赦免。而玛格丽特女伯爵与路易五世的婚姻也被视为帝国的首例世俗婚姻(civil marriage)

至于约翰·亨利,由于1349年教会法规的颁布,他和玛格丽特女伯爵的婚姻正式宣告终止了,随后他与奥帕瓦的玛格丽特(又是玛格丽特)结婚,此时已经登基波西米亚国王的哥哥查理四世大约是看不过去了,就给了他摩拉维亚侯国(属于波西米亚)作为封地。作为交换,约翰·亨利宣布放弃波西米亚王位继承权。


而当奥帕瓦的玛格丽特于1363年去世后,令人窒息的操作又出现了,约翰·亨利新娶的老婆是奥地利的玛格丽特-----你没有猜错,这就是他第一任妻子蒂罗尔女伯爵玛格丽特的儿子迈因哈德留下的遗孀……(“我娶了我前妻的儿媳妇”,听上去仿佛一出乱伦大戏,以及我想吐槽一下,怎么还叫玛格丽特)



【哈布斯堡家族再次上位】

1422年,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公爵(阿尔布雷希特支系)阿尔布雷希特五世迎娶了来自卢森堡家族的伊丽莎白,这位伊丽莎白是神罗皇帝兼匈牙利及波西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唯一的庶女。1437年西吉斯蒙德去世,卢森堡家族绝嗣,阿尔布雷希特五世继承了其匈牙利国王及波西米亚国王王位,哈布斯堡家族跻身选帝侯行列。

 

1438年阿尔布雷希特五世当选为“罗马人的国王”(作为国王的称号是阿尔布雷希特二世,以下称其为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哈布斯堡家族再次上位。不过他未被加冕为皇帝,过了一年就战死了。

 

随后当选“罗马人的国王”的是他亲戚,同样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斯蒂里亚公爵腓特烈(属于利奥波德支系,作为国王的称号是腓特烈四世),1452年被教皇尼古拉五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作为皇帝的称号是腓特烈三世,以下称其为腓特烈三世)。

 

阿尔布雷希特二世死后,奥地利公爵由其遗腹子拉迪斯劳继承,匈牙利国王及波西米亚国王王位的继承则没有那么顺利,他在1453年才被加冕为波西米亚国王,1457年拉迪斯劳去世后波西米亚王位旁落了70年,直到1526年由于年仅20岁的波西米亚国王拉约什二世(兼任匈牙利国王)在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战死,拉约什二世的姐夫(同时也是他的妻兄)、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费迪南大公(后来的神罗皇帝费迪南一世)继任国王,哈布斯堡家又一次回到波西米亚国王宝座,并世袭将近四百年。


*腓特烈三世在1440-1452年期间也是奥地利公国的摄政者,1453年,腓特烈三世终于按照100年前鲁道夫四世的“夙愿”,将奥地利提升为大公国(德语Erzherzogtum Österreich,英语Archduchy of Austria)。1457年,年仅17岁的奥地利公爵拉迪斯劳去世,并没有留下子嗣,腓特烈三世本人又继任了奥地利公爵爵位


*其实从14世纪的恩斯特开始,奥地利的公爵们就有开始频繁使用“奥地利大公”的头衔,但从来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虽然腓特烈三世在1453年正式把奥地利提升为大公国,但拉迪斯劳至死都没有被授权使用“奥地利大公”头衔,腓特烈三世本人直至1493年去世也都没有使用过“奥地利大公”称号,仅自称“奥地利公爵”。腓特烈三世的弟弟阿尔布雷希特六世是第一个使用该头衔的人(1458年起)。


 

【被哈布斯堡家族包场的神罗帝国】

从1438年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算起,神罗帝国的皇位­----至少是“罗马人的国王”王位-----几乎就被哈布斯堡家族包场了(除1740-1745年)。神罗皇帝本身都拥有(过)奥地利大公头衔,且从费迪南一世起大多数时候都兼任波西米亚及匈牙利国王。

 

哈布斯堡家族从瑞士一个小村村儿逐步扩张,将波西米亚王国、匈牙利王国、西班牙、法国勃艮第、尼德兰地区等地收入囊中,并长年占据神罗帝国的皇位,成为欧洲权力的中心,可谓权倾一时。不过哈布斯堡家族也被吐槽是“用下半身征服欧洲”,因为他们的领土很多是靠跟别国联姻得来的,偏偏运气不错,老丈人一家经常绝嗣,王位和领土就被哈布斯堡家继承下来了,其中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查理五世。

 

查理五世的父亲“美男子腓力”来自哈布斯堡家族,母亲“疯女胡安娜”来自西班牙,祖母来自勃艮第。他先是在1506年从父亲手中继承了尼德兰和勃艮第边境地区;随后在1516年继承了其母亲家族的产业,使得西班牙王国(包括那不勒斯、撒丁岛、西西里岛和美洲殖民地)落入哈布斯堡家族的囊中;后来又从祖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手中继承了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并于1519年当选“罗马人的国王”,1530年加冕为神罗皇帝。查理五世统治的广袤领土覆盖了中欧、西欧、南欧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注意:西班牙王国从来都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理由参见前文的说明

 

16世纪中叶,查理五世在政治失利后,将神罗皇帝帝位禅让给自己的弟弟费迪南,费迪南在1521年就从哥哥查理五世手中继承了奥地利大公国,1526年继承了小舅子兼妹夫拉约什二世的波西米亚国王王位(见前文),并于1531年当选“罗马人的国王”,作为神罗皇帝称号为费迪南一世;而查理五世名下的西班牙王国及低地国家则分给了自己的儿子腓力。哈布斯堡家族从此分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以奥地利为中心,长期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岛以及美洲殖民地领土。双方不再拥有继承对方王位的权力。

 

然而,由于哈布斯堡家族长期搞家族内部的近亲联姻,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1700年西班牙分支首先绝嗣。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最终将西班牙王国统治下的意大利大部分领土(撒丁岛、那不勒斯王国等)、整个西属尼德兰和莱茵河地区部分领土归为己有,但西班牙王位则落入波旁家族之手。

 

1740年,奥地利分支也绝嗣了。时任神罗皇帝查理六世去世,留下两个女儿,长女为年仅23岁的玛利亚·特蕾西亚,家族内没有其他男性继承人。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其实早就对绝嗣有所准备,查理六世曾在1713年颁布国事诏书,当时他本人作为家族内唯一在世的男性尚无子女,他已去世的兄长约瑟夫一世则留下两个女儿,诏书规定倘若今后仍没有男性继承人,他的女儿可以继承家族在奥地利、匈牙利及波西米亚的领地,这份诏书在查理六世的竭力促成下得到了欧洲列强的承认。而更早之前,1703年时查理六世和约瑟夫一世在两人的父亲利奥波德一世的主持下曾签下协定,在没有男性继承人的情况下,第一继承权应属于作为长兄的约瑟夫的女儿。然而当玛利亚·特蕾西亚出生后,根据国事诏书,第一继承权落入了玛利亚·特蕾西亚手中。(这国事诏书简直就是撕毁协议啊…)。

 

其他国家此时当然翻脸不认人,挑起了战争,在混乱中的1742年,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巴伐利亚选侯查理·阿尔伯特坐上了神罗帝国皇位,是为查理七世。他本人是约瑟夫一世女儿的丈夫,因此他宣称自己才是正统继承人。

 

虽然玛利亚·特蕾西亚从小并没有接受多少君主教育(大约因为查理六世一直期待着会有个儿子),但她作为哈布斯堡家族史上唯一的女性统治者还是很有手腕的。在极其不利的形势下,她成功地保卫了哈布斯堡家族大部分领土,并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手中夺回了神罗皇位。由于神罗皇位不允许女性继承,1745年,玛利亚·特蕾西亚的丈夫、托斯卡纳大公弗朗茨·斯蒂芬(来自洛林家族)加冕为神罗帝国皇帝,称为弗朗茨一世------而奥地利大公、波西米亚国王及匈牙利国王的头衔依然属于玛利亚·特蕾西亚,虽然其夫弗朗茨一世及其子约瑟夫二世先后作为这些地区的共同统治者并拥有头衔,但她才是实际掌权者。

 

玛利亚·特蕾西亚是哈布斯堡家族最后的嫡系统治者,她和丈夫协定后代姓氏为“哈布斯堡-洛林”,因此严格来说,从弗朗茨一世开始神罗的皇位是属于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的。当玛利亚·特蕾西亚去世后,哈布斯堡家族被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完全取代了。

 

1806年,在拿破仑一世的军事压力及逼迫下,时任神罗皇帝弗朗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解体。


关于玛利亚·特蕾西亚的其他说明:

*玛利亚·特蕾西亚让弗朗茨·斯蒂芬成为自己在奥地利大公国、波西米亚王国和匈牙利王国的共同统治者,主要是想让他有足够的资格和实力做皇帝候选人,并作为选帝侯参与投票。而她本人由于性别原因,即使身为波西米亚国王,也无法参与选帝投票。实际上这些地区的统治权还是被她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

*在1765年弗朗茨一世去世后,玛利亚·特蕾西亚又让儿子约瑟夫成为她在奥地利大公国、波西米亚王国和匈牙利王国的共同统治者,她觉得神罗皇帝需要有足够的土地和实力才能维持帝国稳定。不过约瑟夫二世和老爹不同,这位年轻的皇帝是个激进的改革派,有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因此母子间时常发生纷争。

*玛利亚·特蕾西亚的一生相当精彩(虽然去世的时候也许不那么戏剧性?),她本人作为女性统治者可圈可点,她和弗朗茨一世的恋爱和婚姻也很有意思,你们德奥既然已经给她女儿玛丽·安托瓦内特写了音乐剧了,啥时候也给她写部音乐剧嘛。(弗兰茨·约瑟夫:我也有话说….

 

【莫扎特的国籍到底是哪里】

最后还是要夹带私货扯到我们小莫身上。

 

关于小莫的国籍,现在一般习惯将他归为奥地利籍,因为他的家乡萨尔茨堡如今是奥地利领土;也有人将他归为德国籍,因为他父亲利奥波德的家乡奥格斯堡如今是德国领土。

 

其实,不管是奥地利籍还是德国籍,都是不准确的。

 

小莫在世时,神圣罗马帝国(无论多么四分五裂)仍然存在。正如前文所述,神罗内的邦国不仅包括王国、大公国、公国、侯国、伯国等世俗国家,也包括采邑主教区(Prince-bishopric)、采邑大主教区(Prince-Archbishopric)、隐修院领地(Imperial abbey)等教会国家(ecclesiastical principality),而萨尔茨堡在当时正属于后者。

 

自14世纪逐渐从巴伐利亚公国独立以来,萨尔茨堡很长一段时间是独立的采邑大主教区(英文全称是Prince-Archbishopric of Salzburg,德语全称为Fürsterzbistum Salzburg),是神圣罗马帝国直属的邦国之一,不隶属于任何公国或王国,当然也不属于奥地利大公国。


所以准确来说莫扎特不是奥地利人,是萨尔茨堡人,或者不嫌麻烦的话可以说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萨尔茨堡人…

 

再往前追溯一下,小莫的亲爹利奥波德出生在奥格斯堡自由市(Free Imperial City,直属于神罗帝国的独立城市,不隶属于任何邦国),利奥波德在18岁左右才到萨尔茨堡。所以严格来说,莫扎特的祖籍是奥格斯堡。

 

当然啦,小莫从1781年起在维也纳住了十年,算是个“新奥地利人”了。何况在萨尔茨堡1803年世俗化后,几经易主,从1816年至今都归属于奥地利,于是现在说小莫是奥地利人问题也不大…

 

相反,小莫的老东家科洛雷多大主教出生在维也纳,在维也纳长大,是如假包换的奥地利人。

 

顺带说一下,我们熟悉的萨列里和达蓬特都来自威尼斯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在1797年被拿破仑灭了),席卡内德则是来自神罗帝国巴伐利亚选侯国的。

 

【萨尔茨堡大主教与科洛雷多】

和世俗国家一样,教会国家也有自己的最高统治者。采邑大主教区的统治者即为采邑大主教(prince-archbishop,德语Fürsterzbischof),按照陆大鹏老师的科普按照德语大概应该翻译成侯爵大主教,按照英语也有翻译成亲王大主教的,以下简称大主教。他们同时拥有政教二重权力,不仅是教会主教,还是拥有领地的世俗领主。其世俗地位与其原本的贵族身份无关,而是附加于主教职位之上,随着主教职务的传承而跟着继承。

 

*注意区分Prince-Archbishopric of Salzburg(萨尔茨堡采邑大主教区)和Roman Catholic Archdiocese of Salzburg(天主教萨尔茨堡总教区),一般来说后者的范围要比前者大,虽然二者的领导者是同一人,但萨尔茨堡大主教在Prince-Archbishopric of Salzburg范围以外地区的职权仅限于宗教事务。

 

萨尔茨堡凭借其盐业和地势成为战略重地,在神罗帝国会议中有一定地位,而在宗教上萨尔茨堡大主教还拥有Legatus natus(教皇的永久代表,1179年起)以及Primas Germaniae(日耳曼首席主教,1648起)的头衔。但在帝国的6个采邑大主教区中,萨尔茨堡的政治地位并不是最高的那档,如前文所述,在1356年金玺诏书中萨尔茨堡大主教并没有获得选帝侯头衔。


科洛雷多在被选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前的职位是古尔克采邑主教(Prince-Bishop of Gurk)。有一点比较特殊的是,古尔克的“采邑主教”只是个尊称,和大部分采邑主教不同,并没有世俗权力。古尔克不是帝国直属的独立邦国,古尔克教区(Roman Catholic Diocese of Gurk)隶属于萨尔茨堡总教区,古尔克主教是萨尔茨堡大主教的隶属主教(Suffragan bishop)。1762年,正是当时的萨尔茨堡大主教施拉滕巴赫(跟小莫一家关系贼好的那位)任命科洛雷多担任古尔克主教。

 

1772年科洛雷多在哈布斯堡家族的支持下被选为萨尔茨堡大主教。作为天主教启蒙派的代表人物,上任后他在宗教仪式、教育、财政、法律、医疗等方面持续推行激进的改革,吸引各国科学家、作家、音乐家来到萨尔茨堡交流,萨尔茨堡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当然啦,在萨尔茨堡这么一个天主教传统根深蒂固的地方搞天主教改革,被当地人讨厌是注定的,他甚至被称为是“秘密的路德派”。从科洛雷多上任到卸任的三十多年里,萨尔茨堡人对他的态度始终都很冷漠。

 

其实科洛雷多在竞选主教时已经被保守的萨尔茨堡人嫌弃了,毕竟当时的神罗皇帝兼奥地利大公、哈布斯堡家族的约瑟夫二世热衷于启蒙改革,科洛雷多又是有哈布斯堡家族撑腰的,相比之下科洛雷多的对手Ferdinand Christoph von Waldburg-Zeil是出生在萨尔茨堡的本地人,还是由保守的巴伐利亚家族推举;此外,就算从神罗的帝国大区(imperial circle)划分来说,萨尔茨堡也是被划入巴伐利亚大区而非奥地利大区。萨尔茨堡人更希望看到怎样的选举结果显而易见,最终科洛雷多的当选确实让萨尔茨堡人感到不满。


*帝国大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帝国改革的产物之一,将帝国分为数个大区,各邦国以大区为单位进行共同防御和收税,建立大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帝国内各部分的联络和协调,遏制帝国四分五裂的趋势,但也有部分邦国未被划入任何大区,比如波西米亚王国


虽然科洛雷多在萨堡被各种嫌弃,但他的改革总体来说还是成功的,他也凭借着颇有成效的改革在欧洲其他地区赢得了一定的尊重及声望。

 

1803年萨尔茨堡采邑大主教区被世俗化,政教合一的萨尔茨堡不复存在,作为萨尔茨堡采邑大主教的科洛雷多失去了世俗权力。但在1812年科洛雷多去世前,他仍然是萨尔茨堡总教区的大主教。

 


 


 


评论(4)

热度(224)

  1. 共2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